江都王府地位顯貴. 易王劉非為漢景帝之子, 也就是漢武帝劉徹的同父異母的哥哥, 年長劉徹12歲.

劉非性格豪爽, 喜愛廣交天下豪傑, 好武功亦善文墨, 心胸寛濶. 重禮儀, 知進退, 深得景帝喜愛. 年14便冊封為汝南王(西元前155年), 隔年七王叛亂, 劉非不但沒有和其他堂兄弟一起搗亂, 還上書自請擊吳, 年僅15的劉非便被任命為大將軍帶兵平叛.
劉非武功了得, 智謀卓越, 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 便平定了七王之亂. 景帝大喜, 賜故吳王所屬之地-江都, 並改封劉非為江都王.
江都, 乃現今揚州, 為人文薈萃富饒之地. 因此江都王府貴氣十足. 用度也十分奢華, 府中世子和翁主們(漢朝諸侯王之女稱翁主, 地位等同後來的郡主)地位崇高, 一切規格幾乎和宮中無異, 當然, 也絕不會有所僭越.
細君公主便在這樣一個顯貴的王府中誔生, 並深得祖父江都易王劉非之寵愛. 在小翁主出世, 江都易王劉非便依皇家禮法上書朝廷, 武帝感念江都王平七王之亂大功, 破格為其孫女賜名細君, 取其”心繫君王”之音以表皇室感念其功.

易王劉非為小翁主辦的滿月酒宴可說是奢華至極. 席開數百桌宴請王公貴族和當地世紳那是自然不在話下, 就連在王府之外開辦的流水席, 都從王府大門向外擺桌一百里(差不多是從林口到內湖的距離), 連開30天.
不僅如此, 還發放米糧90天, 並減免當地貧戶一年的賦稅. 牢獄中, 死罪者減刑免死, 活罪者以所犯之罪可代罪立功, 輕犯者則以訓斥和勞動代替服刑, 訓斥勞動完直接發放回家.
王爺意在讓當地百姓和外來商旅都感念小翁主出世為百姓們帶來的繁華和富足. 而百姓們確實也沒讓王爺失望, 人人都對這位江都王府的小翁主充滿好奇和感恩之心, 百姓們相信她必定是菩薩下凡. 若不是她的誔生, 百姓們也享受不到王爺賞賜的這些恩典.
王爺更是把當今天子御賜的”細君”二字用黃金打造做成匾額掛在正廳, 畢竟這等殊榮可不是每個翁主都有的. 王爺心中慶幸當年做的決定是對的, 更下定決心要終身為皇帝(弟)盡忠, 保疆衛國.
江都易王劉非為細君翁主早早挑選好了各式各樣的指導老師, 注定了未來的細君翁主必定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絕對不輸長安城中的任何一位公主.
就連當時有名的江都大儒董仲舒都曾被延請至王府為小翁主講述儒家之道. 當然, 殊不知這也種下了未來小翁主對人對事的看法太過局限於儒家禮法而不知變通, 導致最後未滿30便鬱鬱而終. 當然, 這都是後話了.
榮景不常, 在祖父易王劉非薨逝後, 由其父劉建承襲江都王爵位. 和易王劉非不同, 劉建不僅奢華無度, 還胡作非為, 欺壓百姓, 引起民怨. 家中用度規格等皆不合禮儀, 有僭越之嫌.
此僭越之舉數度傳入武帝耳中, 武帝皆因其父平亂之功未曾降罪, 僅僅口頭告誡, 已屬恩典. 但劉建不但不知檢點收斂, 反而心中不滿, 對漢武帝心生怨懟.
繼續閱讀:
[細君公主的美麗與哀愁 – 楔子: 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夜裡, 皎潔的月光….]
[細君公主傳(一): 西漢武帝] [細君公主傳(二): 江都王劉非]
[細君公主傳(三): 忠僕劉禪] [細君公主傳(四): 神秘澄爺]
[細君公主傳(五): 澄爺身份] [細君公主傳(六): 過往淵源]
[細君公主傳(七): 三樣寶物] [細君公主傳(八): 張騫返漢]
[細君公主傳(九): 元狩二年] [細君公主傳(十): 李廣兵敗]
[細君公主傳(11): 皇后衛子夫] [細君公主傳(12): 龍淵寶劍]
[細君公主傳(13): 龍淵來源] [細君公主傳(14): 斬蛇起義]
[細君公主傳(15): 救命契機] [細君公主傳(16): 細君入宮]